Wealth 3.0:托佛勒 財富革命

Wealth 3.0:托佛勒 財富革命秒殺搶購

Wealth 3.0:托佛勒 財富革命網友評鑑5顆星

最近好多網友都在問哪裡買

中文書-經濟學分類優質推薦

  • 定價:500
  • 優惠價:945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400

  • Wealth 3.0:托佛勒 財富革命

    想了解更多Wealth 3.0:托佛勒 財富革命的內容嗎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

    內容簡介

    上一個世紀,未來學趨勢大師托佛勒預告第三波來臨;
    這一個世紀,他將告訴眾人財富將有何種革命性轉變!
    耗時十二年,趨勢的先知之聲,無人能忽視!

      自深具影響力的暢銷書《未來的衝擊》出版以來,托佛勒夫婦致力為讀者提供新的思考角度,探討在高速變化的世界裡,企業、政府、家庭及個人的生活如何因應看似沒有道理可循的衝擊。現在他們再度展現過去寫出經典暢銷書的精闢見解,將討論的重心放在目前席捲全球的財富革命,以同樣敏銳的視角為看似沒有意義的現象抽絲剝繭。

      本書探討的是未來的財富創造與分配。作者認為,二十一世紀的財富不單指貨幣,更不能以工業時代的經濟學來理解。因此他們在書中廣泛探討各種問題??從教育與養育子女談到好萊塢與中國,從日常生活中對事實的認知與誤解談到「第三份工作」??作者指的是,我們在不知不覺中為某些大企業從事的無償工作。

      作者指出,現代社會在令人沮喪的頹廢與充滿希望的重建之間擺盪,極限運動、巧克力餅乾、Linux軟體、「多餘的複雜」之間其實存在隱藏的關聯。

      作者在早期的著作中創造了「產消合一者」(prosumer,即生產者〔producer〕與消費者〔consumer〕結合)一詞,代表參與生產的消費者。本書將這個概念進一步延伸,揭露我們的許多活動其實都是從非貨幣經濟送出「免費的午餐」給可測量的貨幣經濟──諸如教養子女、志願工作、部落格、油漆住家、改善飲食、組織社區會議、「混搭音樂」(mashing)等。作者預測,產消合一將大幅成長,徹底改變財富的衡量、創造與操縱。

      本書處處可見創新的構想,作者提供強大的新工具幫助讀者思考未來,做好迎接未來的準備。

    【強力推薦】
    聯合推薦

  • 元智大學管理學院遠東管理講座教授 許士軍
  • 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教授 趙義隆
  • 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教授 洪明洲
  • 《新新聞》總編輯 楊照

    專文導讀

  •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吳惠林
  • 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所長 陳建甫

    耗時12年,趨勢的先知之聲!

    英國《金融時報》:
    本書在德國、義大利熱銷,而在日本、印度和中國等地,托佛勒已等同先知。

    南韓前總統金大中:
    閱讀本書將是引領我們進入未來財富最有效的方式!

    作者簡介

    艾文.托佛勒 與 海蒂.托佛勒(Alvin & Heidi Toffler )

    ● 全球最具影響力人士之一,僅次於比爾.蓋茲與彼得.杜拉克。──埃森哲管理顧問公司(Accenture)
    ● 世界最知名之未來學家──英國《金融時報》讚譽
    ● (他們)立下了後繼未來學者如何被評量的標準──《時代雜誌》讚譽

      艾文.托佛勒為當今最具影響力的社會思想家,一九二八年出生於紐約,紐約大學畢業。海蒂.托佛勒生於一九二九年,與艾文結識於大學時代,擁有法學與文學的榮譽博士學位,亦為知名未來學者。艾文早年曾任機器安裝工與焊接工,海蒂則擔任服務員,因此兩人對藍領階級處境與工廠式大量生產有獨特而深刻的觀察。

      艾文於一九七○年出版《未來的衝擊》,一九八○年出版《第三波》,一九九○年出版《大未來》等「未來三部曲」,成為未來學巨擘,享譽全球,對當今社會思潮有廣泛且深遠的影響。他們巡迴各地演說與訪問,走過自由、開發之地,也深入審視共產國家與第三世界;也與政府領導人會面,與企業座談,活動力旺盛,觀察不輟。

      托佛勒夫婦合著的書籍包括《新戰爭論》、《再造新文明》與本書等著作。兩人的前瞻性思維對立場各異的各國元首、企業領導人、非營利機構主事者、各領域學者、教育家等,皆有深遠影響,其中最為人知的「讀者」包括委內瑞拉強人總統查維茲(Hugo Ch?vez)、墨西哥總統福克斯(Vincent Fox)、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Mahathir Mohammed)、中國國務院總理趙紫陽、新加坡總理李光耀,以及南韓總統金大中──當時他在獄中閱讀托佛勒的著作。前美國眾議院議長金瑞契(Newt Gingrich)亦曾將托佛勒著作列為重點書籍,推薦國會議員必讀。

      兩人的作品被譯為三十餘種語言,並曾遭伊朗、印度與南韓盜印出版。經典之作《第三波》曾遭沙烏地阿拉伯下達禁令,波蘭政府並刪掉其中四個章節。但該書成為當時中國國務院總理趙紫陽的改革參照,並被人稱為是「改變中國的一本書」。諷刺的是,進入新世紀後,中國的出版社仍然施行昔日的言論淨化──將本書第四十四單元〈中國的下一個驚奇?〉的爭議性內容刪除。

      托佛勒夫婦創辦了托佛勒公司(Toffler Associates),專門針對經濟、科技、社會變遷等議題為世界各地的企業與政府提供建言。兩人的著作在法國獲得最佳外文書獎(Prix du Meilleur Livre Etranger),艾文獲頒法國藝術及文學勛章(Officier de L’Ordre des Arts et Lettres),海蒂則因她對社會的貢獻獲義大利總統頒發獎章。二○○六年,美國布朗大學頒發兩人獨立精神獎(Independent Award),以表揚他們的超凡成就與獨立精神。托佛勒夫婦目前每月為世界知名報紙撰寫專欄,分享他們對世界的觀察與見解。

    歷年著作
    ● 《未來的衝擊》(Future Shock)
    ● 《第三波》(The Third Wave)
    ● 《大未來》(Powershift)
    ● 《新戰爭論》(War and Antiwar)
    ● 《再造新文明》(Creating a New Civilization)
    ● 《新企業報告》(The Adaptive Corporation)
    ● 《未來對話錄》(Previews and Premises)
    ● 《經濟痙攣》(The Eco-Spasm Report)
    ● 《文化消費者》(The Culture Consumers)
    ● 《學習迎接未來》(Learning for Tomorrow)(編著)
    ● 《未來學家》(The Futurists)(編著)
    ● 《城市的學校》(The Schoolhouse in the City)(編著)

  •  

    目錄

    前言

    第一部 財富革命的序幕
    1. 迎向未來的財富
    2. 欲望為財富之母

    第二部 財富的深層元素
    3. 財富的三次巨變
    4. 財富的深層元素

    第三部 時間的重置
    5. 速度的衝突
    6. 同步化產業
    7. 節奏錯亂的經濟
    8. 新時間觀

    第四部 空間的延伸
    9. 完成一個圓
    10. 高附加價值的地方
    11. 空間的延展
    12. 倉促的世界
    13. 反向的推力
    14. 太空探索

    第五部 知識的力量
    15. 知識的優勢
    16. 明日的「石油」
    17. 死知識的陷阱
    18. 見樹不見林
    19. 尋找事實
    20. 反科學游擊戰
    21. 事實的守門員
    22. 時間、空間、知識

    第六部 產消合一潮
    23. 隱藏的另一半
    24. 醫療產消合一者
    25. 第三份工作
    26. 即將引爆的產消合一潮
    27. 更多「免費的午餐」
    28. 音樂風暴
    29. 產消合一生產力
    30. 隱形的管道

    第七部 墮落的時代
    31. 求新求變
    32. 內爆危機
    33. 根基腐蝕
    34. 新複雜時代
    35. 到書店洗車
    36. 墮落之後

    第八部 資本主義的未來
    37. 資本主義的末日
    38. 資本的轉換
    39. 不可能的市場
    40. 明日的貨幣

    第九部 對抗貧窮
    41. 貧窮的未來
    42. 雙軌策略
    43. 從根本消滅貧窮

    第十部 世局新版圖
    44. 中國的下一個驚奇
    45. 日本的下一波巨變
    46. 歐洲遺失的訊息
    47. 美國內部
    48. 美國之外
    49. 看不見的棋局
    50. 後記:來者可追

     

      每一本書從構思到付梓都是經過一段時間才完成。就像胎兒在母親子宮裡會受到子宮外各種狀況影響,作者在構思過程中也會因外在事物而受影響。從這個角度來看,即使探討未來的書也無可避免地是一段歷史的產物。

      本書截取的歷史是二十一世紀來臨前後的十二年,關心世事且稍具警覺心的人都會注意到那段時期的頭條新聞。一個神祕教派以殺人毒氣攻擊東京地鐵;複製羊桃莉誕生;柯林頓總統被彈劾;人類基因組被解開;引發驚慌的電腦千禧蟲最後證明是虛驚一場;愛滋、SARS等疾病蔓延;九一一事件;伊拉克戰爭;二○○四年有大海嘯;二○○五年有卡崔娜颶風。

      經濟方面也是多事之秋??一九九七到九八年有亞洲金融危機;網路泡沫成形又破滅,股市回春;歐元誕生;油價飆漲;一連串企業醜聞;美國預算與貿易赤字節節攀高;還有最重要的,中國的崛起。

      儘管這許多商業與經濟發展透過印刷品、網路、電視、手機不斷疲勞轟炸,卻有一個最重要的現象埋藏在大量似是而非的瑣碎新聞而未被注意??亦即財富的歷史性轉變。本書的宗旨便是要填補此一空缺。

      財富的創造不只源自農田、工廠、辦公室、機器,革命性財富也不只是與貨幣有關。

      現在即使是最遲鈍的觀察家也發現,美國及許多國家正轉型為以勞心為主的「知識經濟」。但這項改變對個人、國家乃至全世界的影響卻未被充分體認。過去半個世紀只不過揭開了巨變的序幕。

      知識對於財富的創造愈來愈重要,且即將跨越各種藩籬,大步邁向更高的層次,因為全球的知識正在不斷擴充、改變,而且愈來愈容易取得,各地區的人也都願意參與其中。無論貧窮或富有,我們每個人的生活與工作都將與革命性財富脫不了關係。

      革命一詞現在已有些被濫用,不論是新的飲食或政治的動盪都可冠以革命一詞,原始的意義已經所剩無幾。本書採用的是廣義的解釋。相較於目前正在發生的財富革命,股市崩盤、政權移轉、新科技問世甚至戰爭或國家的分裂都不算革命。

      本書探討的革命性改變類似工業革命,但範圍更廣:千萬種看似不相干的改變聯合起來形成新的經濟系統,伴隨而來的是新的生活方式、新的文明??所謂「現代性」(modernity)。

      真正的革命性財富不只是量的改變,財富的創造、分配、流通、花費、儲蓄、投資等也都會有所不同。此外,財富的有形或無形程度也會出現變化??這部分下面會有詳細的討論。唯有當這些層次都出現改變,才能稱之為革命性財富。

      事實上這些改變目前都已經發生了??範圍遍及全球,速度前所未有。

      再談標題中另一個名詞:財富。雖然我們每個人幾乎都生活在貨幣經濟裡,本書所指的財富不單指貨幣。我們同時也生活在一個豐富多彩、未被探索的平行經濟裡。在這個經濟裡我們得以滿足許多重要的需求與欲望,卻沒有獲得任何酬勞。貨幣經濟與非貨幣經濟結合起來才能形成本書所稱的「財富系統」。

      當這兩種交互影響的經濟同時出現巨變時,一個前所未有的強大財富系統便被創造出來了。

      要了解此財富系統的重要性,首先必須認清任何財富系統都不可能單獨存在。財富系統只是一個巨大系統的一部分(很重要的部分),其他部分(社會、文化、宗教、政治)彼此之間以及與大系統之間會不斷互相影響。全部加起來便構成與財富系統相容的文明或生活方式。

      因此,我們在探討財富系統時絕不會忽略它與其他次級系統的關聯。所謂澈底改造財富就是要在這些領域與生活各層面促成改變,同時突顯既得利益者的抗拒心態。

      革命性財富便是建立在這些核心觀念上,只要能掌握這些觀念,我們就能了解周遭互相衝撞的種種看似無意義的改變與衝突。

      筆者雖不是經濟學家,但長期為文探討經濟與社會政策、發展策略與商業議題。我們曾在無數的大學演講,在美國國會聯合經濟委員會作證,與全球企業領袖會談,為多位總統與首相就工業社會過渡到高科技知識經濟的種種問題提供建言。

      但經濟學比其他學科更需要以實際生活為基礎。本書的兩位作者在年輕時都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包括在工廠衝床與生產線工作五年;製造過汽車、飛機引擎、燈泡、引擎等產品;曾爬過鑄鐵廠的管子,從事過鑿岩等勞力工作。因此我們是實際從底層認識製造業的,對於失業的滋味也有第一手的了解。

      《未來的衝擊》(Future Shock)是我們第一本探討改變與未來的書,由於這本書在將近一百個國家出版,我們因而有機會與各行各業的人面對面接觸??包括委內瑞拉、巴西、阿根廷貧民窟的孩童;墨西哥、日本、印度、印尼的億萬富翁;加州監獄裡的女殺人犯;財政部長與央行總裁;諾貝爾獎得主……當然還有國王與王后。這些人各自代表不同的人格特質、宗教信仰、政治理念、不同程度的貪婪或社會關懷、濟世理想或憤世嫉俗。這些豐富的經驗讓我們得以從實際生活的角度了解經濟學的理論。

      當然,沒有人能預知未來??更不可能確知某件事何時會發生。因此本書「將.……」的完整意思是「可能會」或「依我們的看法可能將會」,但為避免讓讀者覺得太枯燥而縮簡為一個字。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這年頭任何資訊的壽命都很短,人們的移動性則愈來愈高。因此,當本書出版時,A公司的主管或B大學的教授可能已變成在C公司或C大學服務。此外,讀者要切記一個無可避免的事實:任何解釋都有簡化的嫌疑。

    推薦序:富之歷史性轉變——你還以為,能用貨幣計算的才是「財富」?

    許士軍(本文作者為元智大學講座教授暨台灣評鑑協會理事長)

      人類之所以為萬物之靈,主要在於擁有天賦的知覺、認知、思維和悟解能力,並且能將這些智力應用於周遭環境和生活,由此衍生出多彩多姿的意念和萬事萬物。本書所討論的「財富」以及「財富革命」,即代表人類對於財富這一觀念在二十一世紀所發生的重大歷史性轉變。
      人類對於財富的觀念最初表現在擁有的實體資產上,例如牲畜、土地、房屋、珠寶或其他有價值之物件等等;但隨著貨幣經濟之發展,此時又加入形形色色的有價證券、藝術作品以及無形服務等。當所有這些東西都被轉變為貨幣單位,人們逐漸地將財富等同於可貨幣化之事物或活動,不知不覺間便將未進入貨幣經濟之內者排除在財富以外。
      在這種情況下,本書作者向讀者提出一個十分根本的問題:難道在貨幣經濟之外的事物都不具「財富」的意義和價值嗎?根據作者的看法,「凡是能滿足欲望的任何東西都叫財富」,顯然不能因為不在貨幣經濟之內就不算財富。
      如書中舉例,這類事物包括家庭主婦或社會志工從事的無償工作,它們不但數量龐大,而且對於一個社會的幸福具有無比重大的價值,無疑代表一種極其可觀的「隱藏性」經濟和財富。尤其這一部分的財富一般和社會、文化、政治、宗教等都有極密切關係,誠如作者引用貝克(Gary  Becker)在一九六五年發表的一篇文章所說:無償工作對經濟福祉的重要性超過有償工作。因此,怎麼能將它們排除在財富系統之外呢?
      本書特別關注的,乃是在目前市場經濟中有許多這類無償工作是由消費者擔負,譬如消費者為了尋求醫療服務、進行銀行交易、買賣股票或者上亞馬遜網站購書,都做了許多屬於DIY性質的工作。沒有這些工作,企業提供的產品或服務便不能達到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目的。在這一情況下的消費者,事實上已參與了屬於某些「生產者」的工作,因此作者早在一九八○年出版的《第三波》一書中就將「生產者」(producer)和「消費者」(consumer)這兩個名詞合併,創造了「產消合一者」(prosumer)這一名詞。

      隨著資訊科技的進步,銷售者愈來愈有將這類工作轉移給消費者擔任之趨勢。依托佛勒的深入觀察,這一趨勢已呈現爆炸性成長;在他看來,當今社會如果沒有消費者從事這種「產消合一」活動,「貨幣經濟連十分鐘都無法存續。」作者預言,這種「產消合一」浪潮將大幅改變人們的工作、玩樂、生活與思想,構成一種形塑未來經濟的重要力量。
      更重要的是,這一部分的活動將會供應貨幣經濟所需要的養分,創造出更多的財富;同時在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威脅世界上現有某些產業的生存,對現有貨幣經濟體系形成挑戰,這就是本書所稱的「財富革命」。
      其實,這一趨勢也出現在其他重要學者的著作中,其中尤以密西根大學的普哈拉教授(C.  K.  Prahalad)在二○○四年出版之《消費者王朝》(The  Future  of  Competition)所觀察到的,和本書有異曲同工之妙。普氏同樣認為,在生產與消費之間的界線勢必將逐漸消失,改變了顧客與企業間的關係。在這方面,普氏站在企業立場,建議企業必須謀求和消費者共創價值。換言之,企業應設法將消費者所扮演的價值創造角色,納入財富創造體系之內,如此才能強化本身的競爭地位。
      另外,在沃馬克(James  Womack)和瓊斯(Daniel  Jones)最近出版的《精實服務》(Lean  Solutions)一書中,兩位作者也注意到在生產和消費之間存在的各種難題。對消費者而言,他們既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靠自己找到妥善的解決辦法。因此他們建議,企業應當擴展其服務功能,為消費者提供真正的「完整解決方案」。他們將早在一九九○年提出的「精實」觀念,自生產活動擴大應用到這一範疇,稱之為「精實消費」(lean  consumption)。
      對於這種財富觀念的革命性改變,依本書分析,有其深層原因。作者將它們歸納為「時間的重置」、「空間的延伸」和「知識的力量」這三項深層元素,在書中給予極大篇幅來剖析,這也是本書的重大貢獻所在。
      令作者感慨的是,對於如此重大的改變,人們居然遲遲未能重視;表現在現今教育、司法和政治體系以及國際性治理機構中的制度,仍然建立在舊有的財富觀念上。譬如說,目前對於財富的衡量仍局限在貨幣經濟交易中能夠衡量的部分,顯然就是建立在財富觀念的錯誤假定上。
      多年來,本書作者以其未來學領域的看法和精闢見解建立起崇高地位。經過十二年漫長時間的醞釀,再度發表這一著作,可見其中所提出的觀念經過了深思熟慮,而且經過長時間的考驗,因此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和領悟。

    推薦序:忠實的知識工作者

    趙義隆(本文作者為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教授)

      在一九九九年至二○○○年之間,許多「未來學家」出了不少著作,回顧二十世紀、展望二十一世紀即將展開的新趨勢和新典範(paradigm);在這些未來學家之中,最令人企盼的就是艾文.托佛勒。在過去的三十年間,每隔十年整,他就推出一本影響深遠的巨作:一九七○年《未來的衝擊》,一九八○年《第三波》,一九九○年《大未來》。依照這樣的時程,二○○○年也預期他有一本巨作問世,可是當時並沒有看到他的新著。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原來部分原因是他和夫人照顧多年的獨生女因病去世,部分原因則是他觀察到那段時期的不連續性,例如網路公司和公司治理的問題,因此還有更深層的趨動力(underlying  drivers)左右著未來世界以及財富計算的方式。於是,再加上五年多的深思、蒐證、推論與闡釋,托佛勒的新著《Wealth  3.0》才在二○○六年推出。那麼,他們發現的深層趨動力是哪些?財富計算的方式又有什麼改變呢?
      這本巨作雖然孕育十多年,中文版有二十多萬字,我們閱讀起來仍可以見樹又見林,不會迷路走失。因為,托佛勒夫婦的長處在於能夠:第一,標舉大旗;第二,提綱挈領;第三,鋪陳豐富。那麼,他們如何運用這些長處來回答以下問題:財富計算的改變為何(What)?哪些深層趨動力促成這些改變(How)?未來世界又會如何(What's  next)?
      第一個特色是標舉大旗--財富的革命。財富不再是由第一波的農業、第二波的工業而來,而是由第三波的知識為重心,雖然是由「貨幣」來衡量,但是「非貨幣」的財富才是未來經濟系統的主力。「貨幣」與「非貨幣」的相互關係,透過「工作」與「分工」的時間、空間和知識的三維解剖,顯示出財富的消長--無論是個人、企業還是國家--其中「非貨幣」的角色愈來愈重了。  
      第二個特色是提綱挈領。本書主題為財富的革命性變化,作者用第一到第五部來探究--財富革命之序幕、深層元素、時間、空間與知識;這些革命性變化的深層驅動力則放在第六部「產消合一潮」,探討同時兼為生產者與消費者的「產消合一者」與其現象;以及第七部「墮落的時代」--國家內的諸多機構無法同步改革,例如企業、公民社會、家庭、工會、政府部門、學校、政治制度等,因步調不一形成了「非同步化」,而作者用一正(產消合一)一反(非同步化)來描繪兩股趨動力。第八、九、十部則在於指出「貨幣+非貨幣」的財富系統,對於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對抗貧窮以及世界新局的衝擊。  
      第三個特色是鋪陳豐富。本書是集作者夫婦一生知識與智慧的大成,信手拈來的實例跨越古今「美」外,對於他們獨見自創的名詞更是不遺餘力地說明。以「產消合一」為例,從照顧生病的家人、DIY各種變化型、網路訂票、部落格等,林林總總用八個單元的篇幅娓娓道來,更能讓讀者體認到:「是啊!財富的衡量應該要把『貨幣』加上『非貨幣』才對啊!」
      托佛勒夫婦是從大世界、大歷史、大現在、大未來來剖析我們所處的環境。在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相互激盪的結晶,艾文擅長整理、分析、前後貫穿,加上夫人海蒂嫻熟於影像、音樂、製片作業,宛如人類的左腦跟右腦,相互扶持,彼此平衡。十年出一本書的艾文在二○○七年時將近八十歲,我們可以許一個願:「十年後,賢伉儷還要出版一本未來學的巨作!」

     

    詳細資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zxzx12510 的頭像
      lzxzx12510

      lzxzx12510的部落格

      lzxzx125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